以前的党项族是现在的什么民族(党项人是现在的什么人)

党项羌人所建立的西夏王朝一直以来都以神秘著称, 素有“东方金字塔” 之称的西夏王陵、独创的西夏文字、英姿飒爽的西夏女兵……无不吸引着我们的注意。

自元昊 1032 年建都称帝至最 后一位皇帝目见 1226 年投降蒙古,西夏王国在历史上整整屹立了 195 年。

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元昊墓

使西夏王国走 向灭亡的是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 自公元 1203 年至 1226 年,成吉思汗先后对西夏发动了六次进攻,且来势一次比一 次凶猛。

西夏皇帝率领全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 最终因弹尽粮绝且遭遇强烈地震而无奈投降。

蒙古铁骑 虽然最终攻破了西夏,但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兵将死伤无数,成吉思汗本人也在伐夏过程中死去。所以蒙古兵占 领了西夏都城后,屠城以泄愤。

党项人是一个非常剽悍的民族

党项人在抗蒙战争中的殊死斗争令蒙古统治者心存余悸,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蒙古统治者下令将党项人分散迁往各地,以 分化他们的民族情感。

于是,党项人纷纷离开故土,流散各 地。在与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党项人被逐渐同化,融入 其他民族之中。

西夏王朝版图

随着西夏学研究的深入,在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宁夏等地陆续发现了西夏遗民,

从家族谱牒上可以证实他们确是西夏后裔,但因为几百年来 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从他们身上已经找不出西夏人的文化印迹。

位于金地河畔的河南濮阳杨什八郎村

在河南省濮阳市柳屯镇金堤河旁,有个名叫杨什八郎的村庄。

该村数千口村民都姓杨,尽管很多年来村民们在填写“民族”一栏时,都写的是汉族,其实,后来经过专家的考证,他们乃是地地道道的党项族后裔。

保存完好的唐兀公碑已成为国保

在杨什八郎村南的金堤和金堤河之间,至今屹立有一块保存完好的石碑——唐兀公碑,石碑后面,有六座土冢。

唐兀公碑全名《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立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通高3.2米,碑身0.7米见方,下端每面浮雕斗拱三垛,盝顶。

碑帽上圆下方,仰莲底座,造型奇特,隽秀雅致,现已十分罕见。

唐兀公碑立在六座坟茔之前

唐兀公碑背依长堤、面朝金堤河而立,有重建的碑亭,碑文为杨崇喜的老师潘迪所撰,记述了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成为证明杨什八郎等村杨氏为党项族后裔的重要物证。

元朝初期,唐兀公随皇嗣南征,后带军籍来此做地方官。他为官清正,兴利除害,深受人民爱戴。

1985年,任崇岳、穆朝庆根据河南省濮阳市城东柳屯乡杨十八郎村发现的《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所提供的线索。

前往濮阳考察党项后裔,以他们查访到的杨氏族谱及记载杨氏事迹的《述善集》等资料与碑铭相印证。

从而证实包括杨什八郎在内的现今居住在濮阳市柳屯乡十余个自然村里的4000多位杨姓居民均为党项遗裔。

唐兀公原本是西夏王朝一位的军人,他的家族一直生活在贺兰山。当西夏被蒙古军队攻灭后,西夏的男人们迅速投入到了为蒙古帝国南征北战的岁月。

1235年,唐兀公奉命保护窝阔台汗的两个儿子阔端、阔出兄弟南征南宋,直到1257年,他在军营中病逝,终年60岁。

唐兀公的儿子闾马生于1247年,也就是说,唐兀公在50岁时才有了这个儿子。唐兀公在军营中病逝时,闾马刚满10岁,是在亲友的接济下长大。

后来,闾马也从军南征南宋,1279年,闾马的军营生涯随着元朝统一天下而结束。

随后,闾马为躲避战乱,携带家人辗转来到了河南定居,以种地为生,从此开始了在中原的繁衍和生活。

到了1356年,唐兀公的后代们立了一块儿碑,用以纪念他们家族的历史。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唐兀公碑”。

尽管有玻璃罩保护,但碑文仍已有些模糊

唐兀氏家族定居濮阳后,自元代末即改杨姓,至今已繁衍传承了二十八世。唐兀公碑从立碑到现在已经过了650多年的沧桑。

该碑经过了杨家人的生死守护,得以保存至今。一旦战乱、水灾等要来的时候,杨家人只要一听到风声,就会连夜将碑埋好,以防万一。

如果有人来破坏此碑,全族上下又会众口一词地保守秘密,说碑早已经不在了,等到危险过后再将碑挖出来重新立起,所以历经了多次的兵乱和运动,该碑仍旧存世。

唐兀公碑的最近一次沉埋是"文革"之前,而后于1983年又重见天日。唐兀公碑1986年11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杨什八郎村一位村民说,碑亭后面那六座用砖砌成墓体的坟茔,原来每座墓前原都有墓碑,如今碑身都不见了,只有碑座还在。

六座坟茔中,只有最大一座被指认为是唐兀二世的墓,其他的几座墓主还不知晓。其中一座也曾经被盗墓贼"惦记"过,在后面留下了一个探孔。

从杨什八郎村村民先祖的移民史足可以证实,西夏灭亡后,党项民族并没有完全消失,其先人在流落各地后,而是不为人知的“隐姓埋名”融入到了汉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的居民之中,繁衍生息。

有国内专家考证说,还有一支人数较多的党项人为了躲避蒙古人的屠杀,集体逃亡到了四川的茂县、汶川等地定居下来。

虽然相对独立,但几百年间,他们也同杨什八郎的党项后裔一样,已经被其他民族同化。所有这些,都为这个独特的民族蒙上了一份更加神秘的色彩。

本文内容源自网友投稿,多成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97伍4伍0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