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出现的时间(农耕文明的历史时间阶段是多少年)

时间是幻觉,不是客观存在的。远古人类为了更好的采摘果实,本能的记忆果实成熟的时间。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象征。汉武帝时期元封七年,在古历《颛顼历》基础上,依据北斗七星的星移现象,即“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结合自然节律的渐变情况,订立《太初历》,这就是农历的来源,它至今仍然是指导我国农业生产不误时节的主要依据。

一、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核心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之一,四大文明古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我国农耕文化的核心内涵被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

农耕文明出现的时间(农耕文明的历史时间阶段是多少年)

1、应时

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具有极强的时间性,直至今日,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

2、取宜

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西汉《氾胜之书》十八篇,详细的阐述了古代农业的取宜原则,“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3、守则

则,即准则、规范、秩序。它不仅仅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还包括以宗族为中心,以礼仪为网——春种夏收、宜业宜居、孝亲敬祖、乐于天命、服从自然、克己复礼、正心修身的社会准则

4、和谐

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行为基本依归。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而为一。

孔子:“推己及人,成物成己”强调以仁待人,以仁待物。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

宋代张载《正蒙》中首次使用“天地合一”的语句,并提出:“民吾同胞,的吾与也”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与人,万物与人本质上是一致的;

“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的典故也反映了古人反对滥捕滥猎,保护生态平衡,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和谐观念是我国古代文化最伟大的结晶,至今仍适用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主题。

二、小农经济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在人类文明以来经久不衰,而且在各种社会中还大量存在。

农耕文明出现的时间(农耕文明的历史时间阶段是多少年)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个体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其特点规模小,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分工是自然分工即根据家庭成员的性别,天气等自然情况安排生产,家庭管理与生产合二为一,人人自觉劳动,自觉节俭,管理成本几乎为零,抗风险能力差但再生力强,自给自足。

在封建社会中,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现存76篇中,就从封建统治阶层角度阐述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这被认为是封建时期的小农经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小农经济被马克思认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的没落。”恩格斯也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隔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农耕文明出现的时间(农耕文明的历史时间阶段是多少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78年出现在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18位农民的契约中,经过5年的制度研究和完善,198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实质是“实现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被认为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2015贺雪峰认为,农村家庭的半工半耕的代际分工模式以低成本完成了劳动力再生产,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制造成本,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2013温铁军认为,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小农户的大量存在,使得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各种风险能够得到转移,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稳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表现形式上与传统小农经济相符,但其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小农经济,因其所有权归属于集体所有,也避免了如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小农经济“灭亡和衰落”的结局。

三、发展趋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现阶段因其本身性质对农业生产,农民致富造成现实困扰(下文中着重阐述),但它承袭了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特性,在未来会大发光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社会主要生产中人被取代,个体被动失业,工作和劳动的定义被重塑,③“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乐生的活动”,这契合了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宜业宜居、乐于天命、服从自然、克己复礼”的特点,而且它能最大程度的容纳大众对劳动的需求,会成为全社会共同推动的发展方向之一。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本文为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论证农业发展系列文章之首文,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内容源自网友投稿,多成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97伍4伍0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