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俗话说“小麦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是关键,关键在冬前”,许多朋友对冬前管理都存在一定的疏漏,认为苗期只要出好苗就可以了。其实,冬前管理是否到位,对小麦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这一时期是每亩穗数多少的决定时期。那么,如何管理才能确保小麦顺利越冬和形成壮苗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小麦冬前和冬季的量化管理。

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一、小麦冬前及冬季的生长特点

小麦从播种至初春返青,按照其生长特点,可分为两个阶段:冬前生长发育阶段和冬季生长发育阶段。

1.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特点

我们将出苗至越冬前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冬前生长发育阶段,从10月上旬开始至12月中下旬,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时间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

小麦在播种后,一般经过一个星期左右即可出苗,播后20天左右小麦开始分蘖,在11月上旬左右进入分蘖盛期,直到越冬开始。分蘖数量决定了每亩的穗数,一般来说,越冬前小麦分蘖的数量占到了总分蘖量的80%左右,而翌年春天分蘖量仅占总分蘖量的20%左右。关于小麦分蘖,具体可阅读我以前发表的文章:冬小麦要想获得稳产、丰收,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很关键

小麦冬前的生理代谢以氮代谢为主,这一时期光合产物的累积量相对较弱也较少。虽然对水、肥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多,但却对形成壮苗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农民朋友一定要格外重视。

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2.小麦冬季生长发育特点

我们把越冬至返青前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小麦的冬季生长阶段,一般从12月中旬开始至翌年2月中下旬,受各地气候条件的影响,时间长短也是有区别的。

小麦的冬季生长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单株植株发生分蘖1~2个,增生次生根3~4个条,茎秆仍不伸长,出生叶片1~2片。在这一时间段,小麦的生理代谢仍然以氮代谢为主,光合产物合成量仍较少,但积累量相对冬前生长阶段要多。这一时期对水、肥的需求仍然不多,但腊肥和冬灌对小麦的生产却至关重要。

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小麦冬前及冬季的量化管理措施

小麦冬前及冬季的任务,总结起来都是围绕“三长一完成”来进行的,也就是长根、长叶、长分蘖,完成春化阶段,中心任务是促进分蘖。在田间管理上,核心是在确保苗齐、苗匀、苗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促根分蘖、壮苗稳长,确保麦苗能顺利越冬。

1.查苗补苗,移栽补种

小麦在出苗后观察田间是否有缺苗断垄的现象,如有要及时进行移栽补苗或补种以保证群里良好。一般将无苗地块小于10厘米的称为缺苗、大于10厘米的称为断垄。

缺苗:缺苗要进行移栽补苗,可从疙瘩苗、稠苗、地边苗等密苗处取苗进行移栽,移栽苗应保证有2~3个分蘖。移栽时,2~3株为一墩,补栽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宜。断垄:对于断垄的,要进行补种。在补种前可用温水浸种3~5小时或磷酸二氢钾浸种12小时,捞出后保持种子湿润,待种子萌动时进行补种。补种一般在出苗后10天左右完成,最晚不超过三叶期。

补苗或补种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并适量追施“偏心肥”。

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2.耙镇压,防旱保墒,控制旺苗

在分蘖开始至封冻前,如有闲暇时间,都要进行中耕操作,俗话说,“锄头底下有水、锄头底下有火、锄头底下有药”。是因为通过中耕可以粉碎土坷垃,减少水分的蒸发;中耕也可以使得土壤空隙增大,有利于阳光照射从而提高地温;同时中耕也有消灭杂草的作用。

播种过早的麦田容易出现旺长的情形,可通过镇压控制徒长。镇压可压碎土坷垃,弥补土壤缝隙,利于保墒保温,提高麦苗的越冬能力。镇压对一般田块来说具有促根增蘖的作用;对旺长田块,能促进主根粗壮,提高抗寒抗旱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麦田都适合镇压,土壤过于湿润、盐碱地和沙土地,播种过深或者麦苗过弱的,不宜进行镇压。

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3.因苗施策,分类管理

小麦苗的长势受播种时间、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长势也是完全不同,在实施具体管理时,我们也要因苗施策,分类管理。

(1)壮苗的管理措施

对生长势壮的小麦田,应防止转弱或转旺,以保为主。如果土壤肥力较差,但底墒足的壮苗,可乘墒追施少量速效肥料,以防麦苗脱肥,确保麦苗一壮到底;对肥力、墒情不足,但适时播种的壮苗,为防其变弱应及早浇水追肥;对土壤肥力、底墒充足,而且是适期播种的壮苗,冬前一般可不用额外再追施肥料,但要注重中耕,如果后期有干旱迹象,可浇一次分蘖盘根水。

(2)旺苗的管理措施

在土壤肥力较高,底墒充足,底肥量大的情况,如果播种过早或播种量大都容易形成旺苗。

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针对这类麦苗,越冬容易出现冻害,春季反而会形成弱苗,在管理上应把旺苗当弱苗进行管理,采取镇压与施肥浇水等措施,控大(蘖)促小(蘖),促使麦苗由旺转壮。播种量大形成的旺苗:这类苗虽然越冬不易造成冻害,但群体过大往往会在后期容易出现倒伏。对于这类麦苗应控制水肥供应,结合深中耕进行石磙碾压,通过抑制主茎和大分蘖的旺长,从而达到减少小蘖滋生的目的。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3)弱苗的管理措施

在生产上由于晚播、土壤水分过多、整地粗放、播种过深、盐碱地、底肥不足、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遭受病虫害等因素都容易形成弱苗,不同的原因其管理措施也应有所区别。

晚播:冬前只进行浅中耕松土、保墒,不宜进行浇水施肥,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幼苗的生长;土壤水分过多:对于下湿地、稻茬麦田形成的弱苗,应加强中耕松土和田间排水工作;整地粗放:采取镇压、浇水后浅中耕等措施来补救;播种过深:采用镇压和浅中耕等措施提墒保墒,或扒去表土,使分蘖节的覆土深度变浅;盐碱地:及早灌水压盐并进行中耕,防止盐分上移;底肥不足:在浇水后趁墒追肥,追肥以氮肥、磷肥为主;有机肥未腐熟或种肥过多:及时浇水后中耕松土。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4.适时冬灌,酌情追肥

“今冬麦盖三层被,翌年枕着馒头睡”,这个言语形象说明了水分管理对小麦生长的重要性,因此,冬灌水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通过冬灌可以稳定地温,防止麦苗出现冻害;二是使麦苗的分蘖节处在湿土里,避免出现生理性干旱;三是为返青提供充足的水分;四是能使得土壤接触紧密,防止寒风侵袭,同时还可杀死地下害虫。因此,冬灌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冬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冬灌时间:冬灌一般最好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5℃,也就是夜冻昼消。浇水过早由于此时气温过高,容易导致水分蒸发,降低蓄水的同时还容易引起麦苗徒长,增加越冬受冻的风险;浇水过晚,气温太低又容易引发冻害,影响翌年麦苗返青。冬灌应因苗冬灌:冬灌要根据苗情和墒情确定。对于壮苗,要做好冬灌,通过保根增蘖,确保成穗率;对于弱苗,不宜进行冬灌,以防出现淤苗的情况,影响麦苗正常生长,可将冬水改为返青起身期。冬灌浇水量:冬灌推荐浇小水,切忌大水漫灌,一般当田间持水量在65%左右时,每亩浇水60~70平方米为宜。结合灌水适当追肥:对底肥不足、麦苗发黄的田块,可结合灌冬水,适当追施肥料。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5.适时冬前化学除草

生产实践表明,在冬前进行化学除草具有较多优势。首先此时杂草幼嫩,尚未对养分造成争夺,尽早除草可确保养分集中供应麦苗,有利于培育壮苗;其次,冬前杂草出土量占到了总出土量的90%左右,此时除草便于除草彻底;再次,对于一些难防治的杂草,开展冬前化除可提高防效。在进行冬前化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除草时间

最佳的喷药时间为小麦播种后40天左右,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左右,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应灵活掌握。一般把握的原则是麦苗处在3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土壤较为湿润时为最佳施药时间。

(2)科学选择药剂

针对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如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等,推荐使用唑草酮、苯磺隆、唑草酮·苯磺隆等药剂进行防治;

针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野燕麦、节节麦等)混生的,推荐使用甲基碘磺隆+甲基二磺隆或炔草酸+唑草酮·苯磺隆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的具体特征和生长过程(小麦的生长习性)

小麦最终产量的高低和越冬时麦苗长势是否健壮密切相关。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培育壮苗越冬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手段,农民朋友要根据自己麦田的长势,灵活进行管理。

本文内容源自网友投稿,多成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97伍4伍0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