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出生在20世纪的我们,每每提到文言文,便会有一种头大的感觉。记得当初我曾参加过中文自考,现代文选一次就高分通过,但是古汉语却让我望而却步。可是现在我却发现,当真正的学习展开的时候,每一个单独的字词都是一篇文言文。

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注重典故,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白话文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对白话文亲熟有加,对文言文却敬而远之。其实文言文和白话文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

其实在现在的白话文里,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字词都可以成为一篇文言文。

1.一字不但多义有时连词性都不一样,一个词拆分开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

一个字绝不单单是一个字义,当它和不同的字进行组合时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意思。

比如“数”,“数数”一词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他们也可以拆分和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意思,比如“数落”有说教的意思;“数不清”就是无法将数字数对等等,这里的“数”是动词;而“数据”“数量”“数额”等等都是表示数量额度的意思,“数”在这里充当的是名词。

再比如“”这个字如果和怕在一起就是恐惧害怕的意思;可如果和人组合在一起变成”害人“,那就是生出了坏心,想要对别人不利的意思;可如果和祸字组合成”祸害“那就又是一种意思了,既有伤害别人的意思,又有本身就是个祸患的意思;假如和羞组合成“害羞”一次,那么就不具有任何伤害、恐惧的意思,转而变成了一种情态和心理反应。

2.相同的字词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几年前看某档综艺节目时看到这样一则乌龙:“一个老外在中国和同事友人一起聚餐,途中有一个人离席去卫生间,老外问旁边的人这人干嘛去了,旁边的人告诉老外,他方便去了。老外便问什么叫方便,后在别人的解释下明白了方便的意思。第二天,上司跟老外说:你明天方便的时候来我家一趟!老外听了傻眼了,上司为什么邀请他去他家方便呢?”

这听起来是一个乌龙事件,但是却说明了汉字中有些字词在不同的情境里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但是也有些字词在同一场合里表达了多种意思。

就比如“意思”这个词,在同一种场合的对话里可以有无数个意思。我记得孟非在节目中“考”一个外国友人的时候,大概说了这样一段话让其分辨:“小王提着礼品来到领导家说:这个是小意思,请领导笑纳;领导说:你这是啥意思?小王连忙说:没什么别的意思;领导说:没什么别的意思是啥意思?小王说:就是意思意思;领导说:你这个人有点意思!

这里的意思包含了礼物、想法以及一切尽在不言中,比文言文还要简练,还要意简言骇,但是说的一方和听的一方都明白其含义。

3.通假字——我们长得不一样,但是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它。

古文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叫做通假字。如《论语·阳货》“归孔子豚\",“归”假借为馈”(赠的意思),“归”为通假。

现在来看一波通假字:

反:同“返”,返回,动词。“盖亦其本矣。人穷则本。”“责收毕,以何市而?\"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今日往而不者,竖子也!\"寒暑易节,始一焉。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操者。”汉亦留之以相。“坦墙周庭,以南日曹军不能抵。”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弊:通“敝”,疲惫,哀败。形容词。“率疲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焉。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汝见我?\"宁可共载?”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霜露。”忠义于朝廷。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

4.字谜——绝对是汉字独一无二的存在。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

字迷在古代在酒宴游乐等各种聚会场合充作雅乐。对破解字谜的徐疾快慢,是古人辨识对方才智高下的一个方法。

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比如:

大雨下在横山上(打一字)一一迷底:雪

刀枪并举(打一字)一一谜底:戈

原始森林(打一字)一一迷底:枯

半推半就(打一字)一一迷底:掠

月出惊山鸟(打一字)——迷底:鹃

居里夫人(打一字)一一迷底姑

……

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再比如:

楞(打一字)——噪

谜面用偏旁连系组合法。将楞\"字,拆分为\"四\"、\"方\"、\"木\"三体。意谓四个方形加上一个\"木形,就可得到谜底字\"噪”。这个字迷有两大特点:一是巧妙地将谜底偏旁的解说镶嵌到一个汉字的不同形体当中,以一字当修辞谜面。

破解时,需要先拆开谜面用字,才能得到字迷启示。二是字谜将四个不同大小的方形\"口\"旁,用数目字统一概括。不熟悉了解汉字形体,不知字谜仅讲形体相似,不讲字形大小的诡谲性特点。要顺利地猜出这个迷底汉字,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历史上有位因为自作聪明猜出字谜而丢掉性命的人,此人就是杨修。

《世说新语·捷悟》记魏武帝曹操曾率军路过曹娥碑,见碑背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于是问主簿杨修:\"解否?\"

杨修答道:\"解。\"

魏武帝说:\"卿暂且不说待我思之。\"

行军三十里,魏武帝才说:\"吾已得之。\"

两人互对答案。知\"黄绢\"是一种有色的丝,\"纟\"、\"色\"相合为\"绝\";\"幼妇\"是\"少\"、\"女\",合之为\"妙\";\"外孙\",乃\"女\"之\"子\",相合为\"好\";\"臼\",是承受辛辣之物,\"受\"、\"辛\"相合为辞。故石碑谜底乃\"绝妙好辞\"四字

此谜一揭,魏武帝十分感叹,说:\"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杨修有才但不知收敛,这一次曹操嘴上夸着他才能比自己强,其实心里已经买下妒心,再到下一次,杨修却为自己的自作聪明而丢了性命。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后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随口曰:“鸡肋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曹操查营,发现士兵收拾行囊,知道是杨修之过,斩杀了杨修。

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杨修通过“鸡肋”一次窥知了曹操心意,招来杀身之祸。这一词语既可以看做一个谜面,也可以说是一篇隐含的文言文。

古代的算命卜卦大概就是将字谜加以利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上八卦原理,从一个字的音形字义去破解。古代测字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装头测法:字从太极出,各具首尾,各有结构。测字之法,不离羲画之理,生生化化,变幻万端,因其所问之事而推之,据吾所触之几而断之,百不失一。

包笼测法:包笼者,字之本体不动,而于周围包裹几笔,另成一字。

接脚测法:字如人之体,有冠必有履。测法因其所书之字,察其善恶,如人之全身已现,但未举足行动,因以加之,故曰接脚。

穿心测法:凡字画端正、上下左右俱全,而从中穿入数笔,以变化其字,谓之穿心,如衣裙之缝,其不从中而合。

……

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什么方法,都以要测的那个字为本,所以,这个字其实就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言文。

其实汉字本身的演变来历就是一篇文言文

上古时期人们结绳而治,是因为生活简单,无需记住,后来渐次进化,有了祭祀、狩猎及战争等等,事情开始变得繁复,有了记住的必要,于是文字开始萌芽。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再到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

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我们以羊字为例来看汉字的演变,“羊”这个字,现代人除了羊肉火锅、烤羊肉串或者羊毛衫之外,跟羊的关系已经很疏远了,丢失的“羊”还真不少。

《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意思是:周天子祭祀土神、谷神时用牛牲;诸侯祭祀土神、谷神时用猪牲、羊牲。

由于羊性和顺,予人以安详平静之感,古人便用这个物种来征兆人间顺遂安好的处境,羊字遂与“祥”字相通。

追溯源头,羊是主要的肉食材料,味甘而厚,以羊字为部首的常用字,也多具备美好、合直,爱的意思。就连日后转化成耻感的“羞”字,原本也是指美好的食物,即珍馐之“馐”的本字。大凡与脂肥油厚有关的意象,都有羊的加持。

战国时代有复姓羊角,单名一哀字的土人,与左伯桃缔交为友,这两人有志一同,属于战国末期主张“合纵”一派的谋士,相商投奔楚王,冀获大用,为小我谋功名,为大局开太平。然而在他们赴楚途中,忽遇大雨雪,计不能两全,左伯桃便将衣粮交付羊角哀,自己活活冻死在树洞里。

这个故事还有悲壮的下半场—羊角哀梦到左伯桃说自己墓近旁就是荆轲的坟茔,荆轲刺秦不遂,反而成了阴间怨鬼,左伯桃每夜都遭到荆轲冤魂的骚扰、凌虐,着实不堪其苦。羊角哀醒来之后,竟然拔剑自刎了,立时以鬼魂之身,驱灭荆轲。于是,人们一旦说起“羊左”,称许的就是刎颈之交。

召有司案图的案的翻译(召有司案图的案是什么意思-)

说到“羊公”,或“羊公碑”“羊碑”甚至“堕泪碑”,都是指羊祜。西晋名宦,他担任荆州都督、镇守襄阳十年,有德政于民,死后百姓为他在岘山上立碑。相传当时人人睹碑思人,无不泣下。

到了唐代诗人的笔下,羊碑还是极通俗的典故,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首》:“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故而,羊字本来是蕴含吉祥美好、温顺的意思,乃至以羊为姓者也是忠义善良之辈。

但是“羊”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现代汉字中以羊为偏旁部首的字又出现很多,比如:样、杨、养、洋、痒、氧等等,这将又是一篇一篇的文言文。

所以,当我们再觉得阅读古文困难时,不妨想想我们学过的成千上万的汉字,那都是一篇篇文言文,我们都能熟读并且认之解之,还有什么样的文言文是我们不能识之解之的呢!

参考文献:《鲁迅锦言录:从来如此便对么》

张大春《见字如来》

本文内容源自网友投稿,多成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97伍4伍0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