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文言文翻译+阅读答案(知人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

本章是非常著名的一章。樊迟三次问仁,两次兼问知,孔子每次回答都不同。在第六篇第22章,我们已经解释了一章: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一次,樊迟继续对“仁”和“知”发问。什么是“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爱人”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这样的解答搁谁恐怕都是一头雾水,于是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彻底懵圈。出来后见到子夏,问子夏,老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是什么意思。子夏聪明绝顶,在樊迟面前卖弄说“老师这话太绝了,舜有了天下,从众人中选举出了皋陶,不仁者没有了,商汤有了天下,从众人中选出了伊尹,不仁者不见了”。

子夏这样的解释,没有了后文,不知道樊迟明白了没有,但是我想大多数人估计到此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仁”就是“爱人”?为什么“知”就是“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爱人”就是“知人”吗?为什么!!!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今天我们要把他掰开了揉碎了彻底究底穷源,还孔子原话以本来面目!

这一章包含了很深的儒家思想,其精髓就在“爱人”“知人”上。要理解这一章,必须要从儒家思想的最基本结构天、地、人结构来分析。

我们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存在,都是为了活着,为了很好地活着。如果大家都为自己活着,这个世界一定充斥着尔虞我诈,恃强凌弱,一定充斥着阴谋、邪恶、战争,这就是目前资本主义的现状。而孔子、儒家2500多年前,在本章提出了一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就是“仁道”,其终极目标,就是“爱人”。

我们是顶天立地的人,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世界离开了人,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人类的存在,人类的生存就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唯一意义。那么人类怎么能够生存?社会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孔子本章的概念非常重要,就是仁者爱人。

一个走正道的人,就是不仅爱自己,同时爱大家。这样我们大家才能一起生存,这样世界多姿多彩才有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共同生存?这就是要有智慧,就是孔子讲的“知人”。即要“让人有智慧”。这里的“知”是“智”的通假字。同样,一个人有智慧不算什么,大家都有智慧,这个世界才会更好地发展,这就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道理。你推举正直的人弃用邪恶的人来管理国家,不要说那些正直的人会跟着一起走,就是那些邪恶的人走错路的人,也会跟着走正道。“举直”,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也就是爱你的人民,这就是仁。而因为你“举直”,使得“不走正道的人”也跟着走“正道”,这种行为就是“智慧”,这就是“使人民有了智慧”。

因此,我们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使我们彻底穷尽儒家“仁义”思想的真谛,就是“爱人”。这种“爱人”,不是虚无漂渺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这种爱人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要身体力行的,即要落实在人的方方面面的。也就是任何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益的事情,都是“爱人”的表现,哪怕任何再小的对我们人类有益的事情都要去做,这就是“仁”。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前面讲过,仁就是人间正道,这种人间正道将引导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他的最终结果就是爱人。被历史所验证过的对人类发展有益的事情,我们将一如继往继续发扬,这也是爱人,是仁。符合当下国家和人民主流价值观的被普遍认同的,也是为了当下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同样是仁,因为他的最终目的也是爱人。

不仅要有爱人之心,更要落实在爱人之行上。首先爱家人,然后爱族人,爱乡里,到爱国家。任何使得本乡本土本族本国家的人民幸福的事情要抢着做,任何危害国家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坚决反对,这就是仁。

“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就是爱人。仁者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就是看你所想,所做,所行的是不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不是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就是判别你是不是在“爱人”,是不是一个仁人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整部论语所有关于“仁”的讨论,都可以从“爱人”上找到答案。

说到这里,不仅使我想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说的,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唯有如此才是“爱人”。唯有如此才是孔子眼里的:“仁者”。在这里,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孔子再一次紧紧地握手!两颗伟大的心灵再次激烈碰撞,激发出灿烂的火花!

好,我们来看本章的白话直译: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让人民有智慧。”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解释道:“推举正直的人,弃用邪恶的人,那些邪恶的人,也会跟着走正道。”樊迟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问老师什么是智慧,老师说“推举正直的人弃用邪恶的人,能使邪恶的人也走正道。”这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含义太深刻了,舜有天下,从众人中选举皋陶,不仁者不见了。商汤有了天下,从众人中选举出了伊尹,不仁者也不见了”。

本文内容源自网友投稿,多成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97伍4伍0叁11